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祛眼袋 找回失去的青春

 隨著年齡的增大,下瞼出現眼袋和皺紋是人衰老的最早標誌之一,也是影響面部美觀的重要因素,給人以一種老態龍鍾的感覺,面部皮膚皺紋是皮膚老化的必然產物,上下眼瞼是皺紋最早出現的部位之一。

  近年來,隨著國內外學者對眼袋成因及類型的深入研究,找到了針對各種類型眼袋的最佳手術方案。

  眼袋的成因

  眼瞼鬆弛包括上瞼鬆弛和下瞼鬆弛,上瞼鬆弛是皮膚過多鬆弛形成許多皺折向下懸垂。使瞼裂變小、變形。這種皮膚鬆弛引起瞼下垂為假性上瞼下垂,嚴重者可有瞼內翻、倒睫,嚴重影響了生活和美觀。在這時候用一些化妝品、藥膏、眼膏,已起不了什麼作用,目前最佳的治療是手術切除。

  下眼袋形成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有3種:?眶隔膜退後鬆弛;?眼輪匝肌萎縮變薄;?皮膚鬆弛。上述這3種因素可能單獨引起眼袋形成,但更多的情況是上述2種或3種因素共同發生作用,導致眼眶前面的支撐結構的強度變弱,故現在的手術方式除了皮瓣法和肌聲瓣法,還有縫縮眶隔等幾種方法聯合應用。

  許多人的眼中(包括美容師及患者)都認為這種手術很簡單,由於對眼袋的形成及表現認識不清楚,僅採用單一的手術方法,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,有些甚至出現併發症。

  眼袋的分類

  1、單純眼輪匝肌肥厚型眼袋 由於遺傳性因素,很年輕即有下瞼眼袋,其突出特點為靠近下瞼緣,呈弧形連續分佈,皮膚並不鬆弛,多見於20-32歲年輕人。

  2、單純皮膚鬆弛型 此種情況為下瞼及外眥皮膚鬆弛,但無眶隔鬆弛,故無眶隔脂肪突出,眼周出現細小皺紋,多見於33-45歲的中年人。

  3、下瞼輕中度膨隆 主要是眶隔脂肪的先天過度發育,多見於23-36歲的中青年人。

  4、下瞼中重度膨隆同時伴有下瞼的皮膚鬆弛 主要是皮膚、眼輪匝肌及眶隔鬆弛,造成眶隔脂肪由於重力作用脫垂,嚴重者外眥韌帶鬆弛,瞼板外翻,瞼球分離,常常出現流淚,多見於45-68歲的中老年人。

  5、皮膚鬆弛伴有下瞼緣與眶下緣之間出現凹陷 同樣多見於中老年人,除皮膚鬆弛外,出現眶隔脂肪及瞼板前脂肪的萎縮。

  眼袋去除的最新方法

  目前仍有許多醫院採用傳統的單一切除眶隔脂肪及皮膚的手術方法,使得有些人留下不必要的瞼緣切口瘢痕,有些出現下瞼外翻,下瞼凹陷。其實患者眶隔脂肪增多並不明顯,而真正脂肪增多者,多見於年輕人,其皮膚彈性好,眼輪匝肌力量好,只需去除脂肪,不必去除肌肉和皮膚。因此針對不同的眼袋應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:

  對於單純眼輪匝肌肥厚者,只需修薄眼輪匝肌,無須去脂肪。

  對於單純皮膚鬆弛者,只需去除多餘皮膚,不必破壞其他組織,如眼輪匝肌和眶隔脂肪,這樣可避免眶隔脂肪去除後出現凹陷及不必要的併發症,如眼球後出血而出現視力的喪失。

  對於下瞼中重度膨隆的可選擇結膜路徑,即內路去除多餘的眶隔脂肪,由於其皮膚具有良好的彈性,不會出現皮膚鬆弛,避免了皮膚外的切口瘢痕,創傷小,腫脹輕,甚至術後不腫脹,手術更加安全。

  對於皮膚鬆弛且下瞼中重度膨隆者,需要從瞼緣皮膚切口,去除多餘皮膚,去除脫垂的多餘眶隔脂肪,同時收緊眶隔及眼輪匝肌。對於下瞼外翻者,行外眥固定來矯正下瞼外翻,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美容效果。
眼袋去除後的注意事項

  眼袋手術後,應注意休息,儘量少看書、電腦、電視,有利於消腫;口服消炎藥3天左右;可用冰袋冷敷手術區,以減少出血,防止腫脹,一般術後5天即可拆線。

  眼袋去除的手術效果

  經過手術後,眼瞼平整,無皺紋,皮膚光澤,而且皮膚切口一般也不會有手術痕跡,少數病人早期會有切口發紅,輕度瘢痕增生,一般1-3個月左右即可消失。手術效果至少能維持15年左右。

  專家提醒

  眼袋手術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,只有通過臨床經驗豐富,正規醫院的醫生對不同情況的正確判斷才能獲得最佳美容效果,同時避免手術的併發症發生。
返回列表